新光證券2423固緯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MoneyDJ新聞 2022-10-12 09:24:05 記者 邱建齊 報導通膨拖累終端需求,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看標準型產品存貨調整期將比預期延長,但也因利基型產品訂單維持穩健動能,9月營收已連七月守穩百億大關;受此波景氣反轉影響程度遠低於同業的國巨,拉高利基型產品比重腳步未因市況低迷停歇,將以約當24.8億台幣現金收購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Heraeus Nexensos GmbH)持續優化產品組合。保護元件大廠興勤(2428)目前佔營收近1/3的溫度感測器(傳感器)未來會持續溫和往上,對平均毛利率正向挹注。 國巨與賀利氏昨(11)日同時宣布,由國巨以現金收購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此次收購落實國巨集團持續聚焦高階利基型領域的營運策略,進一步拓展高度設計的產品組合,成為高階電子零組件解決方案的領導供應商。 賀利氏溫度感測器事業部在高階白金薄膜溫度感測器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有60%營收來自北美洲及歐洲等高階市場、40%包括大中華區及其它亞太地區,營收100%來自工業和汽車客戶且各佔約一半,去(2021)年營收約合24.5億台幣。 據產業人士指出,賀利氏在高階溫度感測元件是全球市佔第一的領導廠商,競爭者以威世科技(VISHAY,VSH.US)、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TEL.US)等歐美廠商為主,國內則有台達電(2308)旗下的乾坤。 國巨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在一個快速邁向智能化的世界中,感測器是這種轉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溫度感測器讓現有國巨與TOKIN的(非溫度)感測器產品組合更具完整性;賀利氏溫度感測器事業部擁有一系列與國巨集團高度互補的產品和客戶,尤其是在汽車和工業領域,會是未來高度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國巨指出,收購賀利氏溫度感測器事業部將為國巨集團帶來交叉銷售的商機與效益,憑藉賀利氏的卓越技術和國巨集團優質的全球經銷通路,除了可繼續擴展在客戶端的份額外,更進一步簡化客戶的供應鏈管理流程,創造彼此雙贏的價值與便利。 本次交易在雙方各項準備作業完成及得到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明(2023)上半年間完成。法人指出,以國巨今年營收規模將達約1,200億元,賀利氏溫度感測器事業部年營收約24.5億年僅佔2%,此收購案最主要效益在質不在量,對於國巨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拉升高階品項佔比帶來助攻力道,提供客戶更多樣/更多元高階電子零組件選擇及更多交叉銷售效益。 興勤三大產品線目前營收佔比分別為熱敏電阻約4成、壓敏電阻及溫度傳感器各約3成,但公司指出,傳感器現行有很多案子在推,未來會持續溫和往上;就毛利率而言,以高度客製化/技術含氧量比重較高的傳感器相對較好,其次為熱敏電阻,壓敏電阻因同業競爭激烈、毛利率相對較低。 興勤表示,傳感器是根據客戶需求設計,設計則有客戶提供、也有興勤自己設計,包括長度、電訊、精度各方面都能配合客戶需求作業,並認為像車用這塊一定會走到設計這個方向,相關案子都持續頻繁在進行。同樣是用在車用的傳感器,電動車因信賴性及品質等各方面要求高、風險等要求較多,相對成本也較高,所用的傳感器售價會比一般傳統產品高、利潤上一定會比較高一些。 興勤表示,公司布局一直超前,很多具未來發展性的都有在布局,包括儲能櫃上面有很多傳感器,5G/車用/網通/伺服器市場都有產品布局,只要IC不缺、疫情不會影響,持續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其中儲能是這兩年剛起來的產業,尤其在大陸的發展趨勢明顯,台灣也有多家投入,相關新興產業都是傳感器未來成長的動能。 (圖說:國巨董事長陳泰銘/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新聞02

© Reuters. 11月國內造車新勢力成績單出爐!理想(02015)、蔚來(09866)交付環比大漲 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國內造車新勢力成績單出爐!在已經公布交付量數據的車企中,廣汽埃安以2.87萬台的交付量繼續領跑新勢力第一,全年24萬交付目標已經完成。蔚來(09866,NIO.US)、理想(02015,LI.US)月交付量則再創新高,小鵬汽車(09868,XPEV.US)12月交付量有望大幅回升,重回萬台水平。 埃安官方公布,11月份,埃安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8765輛,同比增長91%,有望繼續蟬聯造車新勢力月度第一(10月銷量30063台)。1-11月,埃安累計銷量241149台,同比增長128%,提前鎖定了年度新勢力第一的寶座。 蔚來公布11月交付量,當月蔚來新車交付數創新高,達到14178台,同比、環分別增長30.3%、40.9%。其中,第二代技術平台NT2叁款新車型ET7、ES7和ET5交付量均穩步上升,達11072台。按照其今年四季度4.3萬—4.8萬台的交付指引,蔚來需要在12月交付1.88萬—2.38萬輛新車。1-11月,蔚來累計交付106671台,同比增長31.8%,年度交付首次超過10萬台。 理想汽車公布11月交付數據,當月理想共交付新車15034輛,環比增長近5千輛,同比增長11.5%,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其中,理想L9自開啓交付以來,已經連續兩個月成爲國內大型SUV市場的銷冠。前11個月,理想累計的交付量爲11.2萬輛。 小鵬汽車公告,11月總交付5811台,環比增長14%,其中,小鵬G9交付1546台,環比增長148%。曆史總交付量接近25萬台。11月30日,小鵬汽車發布第四季度交付指引爲2萬—2.1萬台,預示12月交付量有望大幅回升,重回萬台水平。 AITO問界系列11月交付量達到8260台,環比降低31.3%,是今年問界自3月交付以來的首次環降。今年前11月,問界的總交付量爲6.6萬台。AITO問界方面表示,11月的環比下降,是受重慶疫情反複及供應鏈緊張等多重影響,而賽力斯的兩座工廠均位于重慶,因此生産交付方面承壓。 11月,賽力斯(601127.SH)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661台,同比增長154%。其中,賽力斯汽車當月銷量爲8262輛,同比增長335%。1-11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的累計産銷量分別爲12.5萬、11.8萬輛,同比增長252.3%和235.5%;其中,賽力斯汽車累計産銷量爲7.4萬6.99萬輛,同比增長729.2% 和721.7%。 12月1日,零跑汽車(09863)公布11月交付量,當月共交付新車達8047台,2022年1-11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02675台,累計交付同比增長超185%。 凡汽車公布旗下首款旗艦SUV飛凡R7的首個整月銷量數據。11月,飛凡R7共交付1501台,跻身中大型純電SUV第一梯隊。飛凡汽車正在積極投建交付體驗中心和補能生態,截至目前已在全國布局197家品牌銷售網點、18家交付中心、114座品牌充電站、1100+座權益充電站,接入超過54萬根第叁方充電樁。 12月1日,哪吒汽車正式發布11月交付量成績。11月,哪吒汽車累計交付15072台,同比增長51%。1-11月份,累計交付144,278台,同比增長142%,保持強勢增長勢頭。産品規劃方面,哪吒汽車旗艦雙動力轎車——哪吒S于昨日正式交付第一批用戶,增程版車型也會在年底前開啓交付。 11月極氪001交付11011台,同比增長447.3%,環比增長8.8%。極氪表示,隨着供應鏈的進一步好轉,極氪001交付周期進一步縮短至預計4—6周,其中12月中上旬的訂單將力保在年底前交付。此外,極氪001平均大定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連續4個月獲得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豪華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新聞03

3/3 2/3 12月7日,港股互聯網醫療板塊強勢拉漲,截至發稿,國藥控股(01099.HK)、阿里健康(00241.HK)漲逾7%,平安好醫生(01833.HK)、京東健康(06618.HK)等股衝高。 不僅如此,A股互聯網醫療板塊表現同樣出彩,其中貴州三力(603439.SH)斬獲4天2板,浙江震元(000705.SZ)、貴州三力(603439.SH)、萬方發展(000638.SZ)錄得漲停,貴州百靈、以嶺藥業(002603.SZ)、仁和藥業(000650.SZ)等跟漲。 消息面,12月6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近期如有非緊急就醫需求,請優先選擇互聯網醫院或就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據張屹介紹,10月20日以來,廣州地區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27.07萬人次,開具電子處方1.53萬張,治療藥物通過快遞等快速寄達患者手中。 很顯然,伴隨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互聯網醫院已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推動著整個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強勢崛起。 回顧往昔,互聯網醫療產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先後歷經了導入期、瓶頸期和回暖期。自2019年開始,中國互聯網醫院才進入集中建設期,且主要以公立醫院為建設主體,集中分佈在山東、廣東、江蘇和浙江等省份。 而2020年以來,疫情的爆發成為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催化性事件,帶來了行業拐點。進入到2021年,網售處方藥、醫保支付等解決問題更是頻繁被提至政策層面。 其中,就於本月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發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對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台責任履行、監督檢查措施及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 對此,遠東資信表示,隨著《辦法》的落地實施,電子處方外流將進一步加速,進一步擴大處方藥在線零售端市場規模。 可以預見,被疫情重塑的互聯網醫療行業,如今也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疊加國家監管政策的指導下,行業發展將更加穩健、紮實。 中信證券稱,多地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該行預計居民在線購藥、問診需求有望提升,看好產業互聯網-醫療健康板塊發展機遇。 華安證券亦指出,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醫療始終保持高增長態勢,2023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預期達876.1億元。未來隨著多種應用場景促互聯網+醫療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信息化、醫藥電商、互聯網商保、醫療智能硬件等將成為行業重點,形成完整的醫藥閉環。 其中相關公司包括: 京東健康: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提供一體化服務; 阿里健康:聯動阿里生態的流量獲取能力,持續升級服務體驗; 平安好醫生:確定會員制收費,輔以差異化服務獲增值收入; 其他互聯網醫療公司:叮當健康(09886.HK)、藥師幫(暫未上市)、藥易購(300937.SZ)等。醫療信息化:衛寧健康(300253.SZ)、東華軟件(002065.SZ)、創業慧康(300451.SZ)、東軟集團(600718.SH)、萬達信息(300168.SZ)等。

3042晶技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1459聯發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6226光鼎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OPEN445RE115EF5EE

 


3557嘉威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4562穎漢2023存股推薦dcard Twitter收購大戲落幕?傳馬斯克承諾週五完成交易...4942嘉彰2023存股推薦ptt 2722夏都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分析師略看好本週金價表

 

arrow
arrow

    s66ykp3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